虞允文简介 -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进士

来源:星座知识站 4.89K

解读百家姓虞姓名人。虞允文简介,文武双全,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进士。虞氏是一个古老、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,人口约三十八万一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024%左右。

虞允文简介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进士

虞姓名人:虞允文

虞允文(1110年12月14日—1174年7月18日),字彬父,一作彬甫。汉族,隆州仁寿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藕塘乡)人。南宋名臣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虞允文登进士第。累官中书舍人、直学士院。他出使金国时,见其大举运粮造船,便在回朝后请朝廷加强防御。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,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,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。次年,任川陕宣谕使,与吴璘共谋进取,收复陕西数处州郡。乾道五年(1169年)为相,任用胡铨、王十朋等。乾道八年(1172年),再任四川宣抚使。

淳熙元年(1174年)去世,年六十五。淳熙四年(1177年),追赠太傅,谥号忠肃。

人物生平

早期经历

大观四年(1110年)十一月二日,虞允文生于隆州仁寿,幼时聪慧,七岁即能提笔作文。后来凭借父亲为官的缘故,进入仕途。母亲去世后,虞允文极度悲伤,考虑到父亲孑然一身,且身患有疾病,七年未曾调任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虞允文进士及第,获委任为通判彭州,权知黎州、渠州。时秦桧当权,虞允文等四川书生皆不获重用。秦桧死后,终于获得中书舍人赵逵推荐,就任秘书丞,官至礼部郎官、中书舍人、直学士院。

采石大捷

参见:采石之战

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,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,进迫长江。两淮前线宋军溃败,金军如入无人之境。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,被派往采石(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)犒师,正值金海陵王大军谋由采石渡江。原来负责督军的主帅李显忠还未赶到,虞允文见形势危急,亲自督师,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:“若金军成功渡江,你们又能逃往哪里?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,若凭藉长江天险,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?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,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?”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,并大大振奋了军心。他并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,以1.8万兵力与15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,结果大败金军,赢得了着名的“采石大捷”。

随后,金海陵王移兵扬州,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(今江苏省镇江市)阻截。完颜亮见渡江失败,逃往扬州。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,完颜亮不禁大怒,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,孤注一掷。下令金军3天内全部渡江,否则处死,这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。十一月下旬,完颜亮被部下所杀。金军退屯三十里,遣使议和。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极高声誉。

经略四川

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,虞允文被委任为川陕宣谕使,并与大将吴璘商议收复中原的大业,再次北伐中原,吴璘攻克凤翔,收复巩州。金国整治兵马想要争夺陕西新复州郡,于是蜀中方面想要放弃这些地方,允文则认为不可。后宋孝宗即位后,因保守派史浩、汤思退的进言,认为偏安一隅较为适合当时南宋。因此要求前线宋军退兵。

乾道元年(1165年),虞允文被召回临安,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。

乾道三年(1167年),吴璘去世,虞允文接替他出任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,积极整顿正规军和民兵,减缩军费开支。

乾道五年(1169年)八月,拜右仆射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。他大力提拔贤良之士,如洪适、汪应辰等人。

积劳病逝

乾道八年(1172年),改任左丞相兼枢密使,授特进。但他随即请求镇抚四川,以图光复大业。同年秋,授少保、武安军节度使、四川宣抚使,封雍国公。孝宗命其再度赴四川总理军政事务。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时间里,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,以图光复中原,不幸积劳成疾,于淳熙元年(1174年)六月十八日病逝,享年六十五岁。

淳熙四年(1177年),宋孝宗下诏追赠虞允文太傅,谥号“忠肃”。
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