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族信仰 - 漢族宗教信仰文化

來源:星座知識站 2.47W

人們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,到出現信仰的寄託,直至宗教信仰的最終形成,這一傳統的漢族文化幾千年來,提倡以仁爲中心,重視倫理教育,由孔子、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着深刻的影響。

漢族信仰,漢族宗教信仰文化

中國傳統上爲以祖先信仰爲主,並且具有儒、釋、道三教合流的宗教信仰傳統和特點,同時存在其它多種宗教。漢族宗教文化,有“儒道釋”三教之說;一般的中國人,在祖先崇拜的基礎上,都受到儒、道、釋三教思想的影響,稱之爲中國民間信仰。

其中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,是漢族傳統宗教信仰之一。它淵源於古代的巫術、秦漢時的神仙方術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等。在發展過程中,還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論和教規、儀式,形成了十分龐雜的思想體系。黃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。

所謂黃老道,是古代假託黃帝和老子思想的一種宗教,原是一種政治、哲學流派,起源於戰國,盛行於西漢。史學界和道教界一般認爲道教初創於東漢中葉,奉老子爲教主,以《道德經》(《老子五千文》)、《正一經》、《太平洞極經》爲主要經典,並自稱出於太上老君的口授,造作道書,於是道教逐漸形成。

此後,在道教的發展史上,先後產生了太平道、天師道等數十種宗派。唐宋時期,道教大盛。13世紀以後,道教正式分爲正一、全真兩大教派。信奉正一道的道士毋須出家(亦有少數出家者),在家修持,可以結婚,俗稱“火居道士”或“俗家道士”。

影響最深的便是儒家了,它是先秦時期由孔子所創立,此後長期主宰中國封建上層建築及其意識形態的思想流派。也有人認爲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宗教,即儒教,孔子是教主。

儒在古代是一般學者的通稱。不僅“有道術者皆爲儒”,而且那些設教傳授知識的學者,即所謂“諸侯保氏有道術以教人者”,“鄉里教人以道義者”,均屬“儒”之行列。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進行公開教學的大教育家,他和他的學生設教講學,把古代爲貴族所專有的禮儀和其他各種知識傳播到民間,逐漸形成一個學派,後人稱之爲“儒家”。

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,異說頗多,大體在公元前後兩漢之際。主要有漢傳、藏傳和南傳佛教三大派別。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。南北朝時佛教已遍佈全國,出家、在家佛教徒數量增加很快。

如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,南方的建業(今南京)有佛寺數百座。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鼎盛之時。隋朝皇室崇信佛教,唐朝皇帝崇信道教,但對佛教等其它諸多宗教都採取寬容、保護政策。中國佛學逐步發展成熟。

漢族對龍鳳的崇拜在民間習俗中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。漢族對龍鳳的崇拜,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,形成一系列特殊的傳統習俗。民間還有把鳳凰當做愛情象徵的習俗。龍鳳紋飾也就成了漢族傳統文化的象徵。

漢族沒有一個爲全民族所信仰的宗教,但遠古時期傳下來的"萬物有靈"的觀念,對大自然的崇信,始終影響着漢族的信仰民俗。由於認爲世上存在着主宰物質世界的、超自然的、具有人格和意識的神靈,所以漢族歷來信仰"神仙"。古代漢族崇拜的神仙衆多。

在漢族民間,一些歷史人物也變成了人們崇拜偶像神,如所謂“八仙”,原來都是歷史上的人物。又如三國時關羽也被尊爲神,關公廟遍佈南北。其他歷史中被擁戴爲神,塑成偶像,隨香火的就更爲普遍。另外,三十六行各行各業也都有自己的“祖師”被奉爲神祇。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