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解 - 土家族擺手舞的來歷與意義

來源:星座知識站 8.36K

土家族擺手舞是一種祈求幸福、酬報祖先的舞蹈。是最影響土家族的大型舞蹈,帶有祭祀色彩。它表現了土家族的神話,戰爭,生活等等。擺手舞還需在擺手堂中舉行。可見在土家族文化中,這種舞蹈是極為重要的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擺手舞的來歷與意義。

詳解:土家族擺手舞的來歷與意義

擺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,一般在年節舉行,並發展為祭祀、祈禱、歌舞、社交、體育競賽、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。“擺手”有大小之分。每隔三、五年舉行一次的叫“大擺手”。“大擺手”規模大、套數多、時間長,歷時七、八天,與集市貿易、文藝體育活動一起,在“擺手堂”前舉行。“擺手堂”,在土王祠。“小擺手”規模小,套數少,一般是一至三天,多在本氏族祠堂舉行。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,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,緬懷祖先的功績,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,整個活動都着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。

“福石城中錦作窩,土王宮畔水生波。紅燈萬盞人千疊,一片纏綿擺手歌。”讀罷清朝土家詩人彭施鐸的經典傳世之作,令人不得不遙想當年鄂西、湘西、渝東一帶盛極一時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場面。

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舞蹈,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。是一種祈求幸福、酬報祖先的舞蹈。它表現了土家族人的生產、生活、戰爭、神話傳説等內容。歌隨舞而生,舞隨歌得名,起源於遠古,盛行於明清。土家人祭祀儀式畢,擊大鼓,鳴大鑼,由“梯瑪”或掌壇師帶領眾人,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,唱擺手歌,氣勢雄渾壯闊,動人心魄。

土家族舞蹈——擺手舞按其活動規模分為“大擺手”、“小擺手”兩種;按其舞蹈形式分為“單擺”、“雙擺”、“迴旋擺”等;按其舉行的時間分為“正月堂”、“二月堂”、“三月堂”、“五月堂”、“六月堂”等。擺手舞又分大擺手和小擺手。大擺手活動規模龐大,以祭“八部大神”為主,表演人類起源、民族遷徙、抵禦外患和農事活動等;小擺手活動規模較小,以祭祀彭公爵主、向老官人、田好漢和各地土王為主,表演部分農事活動。

大擺手是在擺手堂中舉行的。擺手堂正中央,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“帕帕”的神像。擺手堂大坪中間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,上面的兩面龍旗迎風招展,旗杆頂端的一隻白鶴振翅欲飛。

大擺手活動按三年兩擺的傳統習俗,於正月初九至十一日舉行。界時,各寨依姓氏或族房組成擺手“排”,每“排”為一支擺手隊伍,各“排”人數不等,均設有擺手隊、祭祀隊、旗隊、樂隊、披甲隊、炮仗隊。

首列為龍鳳旗隊。龍旗和鳳旗系用紅、蘭、白、黃四色綢料製成四面各一色的三角大旗。旗長丈餘,邊緣鑲有雞冠形花邊。以白龍旗和紅鳳旗為上承,並排走在隊伍的最前列。

次列為祭祀隊。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組成,多達二十餘人。他們身着皂色長衫,手持齊眉棍、神刀、朝筒等道具,一尊者捧着貼有“福”字的酒罐,率領擔五穀、擔獵物、端粑粑、挑團饊、提豆腐等祭品的人,隨掌堂師行祭事,唱祭祀歌。

祭祀隊後面為舞隊。男女老少皆可參加,他們均着節日盛裝,手裏分別拿着朝筒或長青樹樹枝,列隊入場。

繼於舞隊的是小旗隊。凡户一面,顏色多彩,有長方形和三角形二種,亦飾有荷葉邊。敬獻於“八部大王”壇下,以感祖恩深澤。

接着是樂隊、披甲隊、炮仗隊。樂隊分餾子和擺手鑼鼓兩種。再配以牛角、土號、野喇叭、咚咚喹等,奏出土家族節日的獨特旋律。披甲隊由身披五彩斑斕“西蘭卡普”的青壯年組成。土家族人天性勁勇,鋭氣尚武,在擺手舞中以錦為甲,以示威武雄壯。

炮仗隊有鳥銃和三眼銃組成,各隊按以上程序排列進入擺手堂。進堂後先掃邪,後安神。章堂師手持掃帚,以高揚激越的音腔,強烈地譴責那些“大斗進,小鬥出,少斤缺兩”的剝削者;以道德的鐵掃帚,清掃那些“起心害人,行盜為*”的民族敗類,充分表現了土家族嫉惡如仇、純樸善良的美德。

祭祀時,祭祀人在掌堂師的帶領下,依序跪下左腳,舞眾亦虔誠跪下,與祭祀隊一領一合,齊唱神歌,歌詞委婉深沉,氣氛肅穆莊重。歌畢,各排將各自的供品呈於神案,其上有“福祿壽喜”、“吉祥如意”、“五穀豐登”、“風調雨順”等字樣。

祭祀完畢後,禮炮三響,撼天動地,摧人起舞,全場沸騰。人們在掌堂師的指揮下,整齊地變換着舞蹈動作,時而單擺,時而雙擺,時而回旋,舞姿優美,動作逼真,剛柔相濟,粗獷雄渾。擺手舞的內容,分別展現出民族遷徙、狩獵征戰、農桑績織等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的藝術畫卷。

小擺手,是土家族居住區普遍盛行的一種文化習俗活動,過去,凡百户之鄉,皆建有擺手堂,有的還建有排樓、戲台等。來鳳舍米湖、大河等地現有擺手堂遺蹟。舞時,男女齊集擺手堂前的土壩,擊鼓鳴鑼擺手。其特點是擺同邊手,躬腰屈膝,以身體的扭動帶動手的甩動。表演內容為拖野雞尾巴、跳蛤蟆、木鷹閃翅、犀牛望月等狩獵動作和砍火渣、挖土、燒灰積肥、種苞谷、薅草、插秧、割谷、織布等生產生活動作。

熱門標籤